当前位置:Home > 时代与冲电气(OKI) > 第十六章 OA事业部的创意产品—“瓦版”


时代与冲电气(OKI)

第十六章 OA事业部的创意产品—“瓦版”

冲电气在1982年(昭和57年)发表的《经营体制改善计划PARTII》中,首次声明正式加入OA(办公自动化)事业。起初OA事业发展得并不顺利,但是在1983年(昭和58年)12月推出可以将白板上所写的文字和图形进行输出的电子白板—“瓦版”后,瞬时受到广泛好评,打开了OA事业领域的销售渠道。

进军OA事业

OA(Office Automation)这个想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70年代。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快速发展,人们谈论着“电子化办公,无纸化办公时代”的梦想。然而直到进入80年代,随着办公电脑的出现以及普及,通过在终端录入数据,电脑可以完成部分事务处理工作之后,OA这一词汇才在商业界出现。同时,在办公中引进文字处理器(打字机)和打印机也成为热门话题。

在这样的潮流下,冲电气于1982年(昭和57年)发表《经营体制改善计划PARTII》增设OA事业领域部门。同年,OA事业部将工作任务确定为“努力实现盈利”,目标对象为通信终端、传真机、OA(个人电脑、打字机、办公电脑)等商务单元。当时的OA事业中心是包含个人电脑、打字机、办公电脑在内的OA商务单元。然而同一年,日本电气公司发售“PC-9801”并迅速在日本确立了个人电脑业界事实标准的地位,这直接影响了冲电气OA事业部门实现盈利的计划。

员工的一句话到电子白板“瓦版”的诞生


全新创意产品电子白板—“瓦版”

虽然面临创业艰难的局面,OA事业部的员工们依然满怀信心。1982年(昭和57年)10月,OA事业部内实施了名为“Jump Up Plan(大幅提高计划)”的新产品创意征集活动,一名员工提出“在会议上使用的大尺寸纸张,通常在会议结束之后,拷贝后作为纪要发放给大家,这样烦琐的事情能不能有什么办法解决呢”,于是产生了“在白板上付加拷贝功能”的构想。

研发人员立即着手开发。冲电气拥有纯熟的读取和打印技术,在传真通信开发中领先一步,因此成员认为此项开发并不困难。然而困难接踵而来。首先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将和白板一样可以写也可以擦的五页移动式页面无皱无歪斜地横向走纸。相对简单的竖向走纸,0.95m×8.5m横向页面的走纸比想象中困难许多;另外略微的振动就会造成光轴偏离从而导致无法读取原稿。最终研发成员决定从开发耐振框架开始着手。

开发期间,员工加班加点不知疲倦最终赶制出样品。但在产品发布的十天前,发生了页面不能良好走纸的意外事件,于是全员废寝忘食地解决问题,终于在产品发布四天前找出原因攻克难关,将新产品“瓦版”顺利地送达发布会场,在场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

“瓦版”对日本企业的冲击

冲电气领先其他公司开发的“瓦版”(75万日元)自从1983年(昭和58年)12月发布以来,一直得到顶尖创意的评价,销售十分顺利。移动式页面五面中的四面,可以把画面的内容打印到A4纸上,而且一次最多可以拷贝99张。

“瓦版”首先在企业会议中受到极大好评。这是因为“瓦版”符合日本企业文化。重视协调员工意见的企业会频繁召开会议,而会议中信息共享十分重要,因此白板是十分重要的媒体。

以前,听讲方须将发言方写在白板上的信息抄写到笔记本或记事本上,结果导致没有思考的时间,甚至失去发言的机会。“瓦版”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在下达工作指示场所、文化学校以及各种教室等各种领域得到广为运用。

“瓦版”刚面世时一切顺利,但是随着其他厂家竞相加入,价格竞争激化。冲电气以发布低价格的“瓦版太郎”(49万日元)、“瓦版次郎”(39万8,000日元)进行抗衡,最终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当中。

尽管如此,冲电气通过“瓦版”的销售,开拓了以文具厂家为首的众多销售渠道,后来的OA事业继承此资产不断发展。

返回页首